臨潁縣:“三聚焦”推動基層治理提質增效

今年以來,臨潁縣以“黨建+網格+大數據”等方式,聚力推進“五基四化”,著力建強組織、防化風險、辦好實事、促進發展,持續提升基層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
聚焦“五基四化”,推動重點任務精準落地。以精細化網格織密治理根基,科學劃分2855個網格,配備5849名專兼職網格員,構建“人在格中走,事在網中辦”的格局。開展“網格清障行動”,校準數據,實現網格與治理精準匹配。同時,以12345“接訴即辦”為中樞搭建智慧治理平臺,落實“六情直通、四級響應”要求,閉環管理辦結143件民生訴求,將矛盾化解在源頭。
聚焦要素保障,破解基層治理發展瓶頸。在“有人干事”方面,創新三種路徑:一是“頭雁領航”,從致富能手、返鄉創業者中選拔后備人選,致富能手占比超60%;二是“產業先鋒培育”,吸引65名優秀人才到村任職;三是“力量下沉”,推動563名干部充實基層治理力量。在“有錢辦事”方面,深化“紅色產業經濟帶”、潁西農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帶建設,探索“強村公司”整鄉鎮、鄉村“CEO”整村運營等模式,通過“委托+自種”“委托+入股”等合作機制,引導村民變“股民”,村集體以固定資產入股,共享發展紅利。
聚焦作用發揮,激發基層治理效能。各鄉鎮因地制宜探索多元治理模式,讓網格員化身環境整治“巡查員”、矛盾調解“和事佬”、基層治理的“貼心人”。同時,探索“網格建在產業鏈上”,如皇帝廟鄉吳集村組建16人網格員隊伍,其中8名成員既是村委成員,又是基地股東,剩余8名網格員是技術服務員、跟種戶、務工者。此外,通過話費補貼、服務換積分等方式,以真金白銀獎勵激發網格員干事熱情。(張智媛 賀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