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名故事 | 半截塔村的美麗傳說

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黑龍潭鎮半截塔村,因相傳村中有一座千年的半截古塔而得名。近日,記者來此探訪時發現,半截古塔已不復存在,能夠證明其存在過的是村民們的記憶和世代相傳的美麗傳說。
半截塔村村名鑲嵌在路旁高大的進村牌坊上,讓人產生無限遐想。“說起半截塔,就要提到村里的南唐寺。當時,這座塔就在這座千年古寺里?!辈稍L中,76歲的村民朱二民說。在他的指引下,記者來到村里學校大門口。朱二民說:“這所學校教學樓的位置就是南唐寺的舊址。南唐寺及半截塔都毀于‘破四舊’運動中?!彼嬖V記者,南唐寺原名南堂寺,坐北朝南。據傳南唐寺原占地面積50余畝,有大雄寶殿、九女殿、關圣殿、瘟神殿、半截塔、僚房、齋堂、客堂、庫房等。
半截塔村牌樓
南唐寺新址位于村中央。據村民介紹,2004年3月,該村群眾共同捐資在村中央重建了南唐寺。關于南唐寺的由來,記者查閱了《郾城縣志》,但未見記載。村民世代口口相傳的是其興建于1000多年前南唐時期,但因查找不到歷史文獻記載而存疑。
記者在南唐寺新址走訪時看到,寺內大殿外面的屋檐下,一排殘缺不全的古代佛像均勻地鑲嵌在墻上。據村民介紹,在舊南唐寺和半截塔遭到破壞前,一些村民悄悄地把雕刻有佛像的方磚轉移到自己家里保存了下來,在新建寺廟時又拿出來送給了寺廟。如今,這些保留下來的佛像和殘缺的石碑等資料顯示,南唐寺及半截塔確有千年歷史。
66歲的村民呂森木說,原來的南唐寺內有一座高20米、塔圍20米的古塔。該塔共有兩層,整座塔由雕刻著佛像的方磚砌成。第一層有8格,每格有72尊佛像;第二層有7格,每格有63尊佛像。這些佛像神態各異。塔內有螺旋形的梯子,方便人們上下。據村民描述,當時的塔氣勢雄偉,巍峨壯觀,遺憾的是沒有塔頂,為半截塔。
關于古塔為什么是座半截塔,不同的村民能道出不同的原因。村里的幾名老人告訴記者,祖輩流傳下來的一種說法是,半截塔村原名朱王莊村,南唐寺內的古塔原為12層青磚塔,后在一場暴風中,上半截塔被大風刮到現鄧襄鎮沱溝村,留下的兩層殘塔被稱為半截塔。因有這座地標建筑,村名也因此被稱為半截塔村。也有村民說,當初興建古塔時,因為戰亂或經費不足等諸多因素,古塔成了半拉子工程,所以才有了半截塔和村名的來歷。
據了解,目前該村轄塔前王、廟王、半截塔、河西劉、葦子王五個自然村,近5000口人。
漯河日報全媒體記者 郝河慶
校對 王麓棣
統籌 周鶴琦
審讀 譚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