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趣味課堂激發學生求知欲——記市外語中學物理教師芮婷婷

3月25日,市外語中學八(4)班教室里,老師芮婷婷手拿一個普通氣球,將其按向一塊釘滿數百枚釘子的木板。看到氣球穩穩地“站”在釘板上毫無損傷,學生們十分驚訝,有幾名坐在前排的學生忍不住跑上講臺,反復檢查釘子,試圖找出其中的奧秘。這堂生動有趣的物理課讓學生直觀了解了壓強的概念。
芮婷婷是市外語中學的一名物理老師。2015年任教以來,她始終秉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將教育事業視為神圣的使命,在教育崗位上默默奉獻了十個春秋。
在教學工作中,芮婷婷十分嚴謹。每次備課前,她都會廣泛收集各類資料。從專業教材到學術期刊,從科普視頻到生活實例,都被她納入備課素材庫。為了講好“電路原理”這一章節,她不僅深入研究教材內容,還在網絡上收集了大量電路故障排查的實際案例,力求把最實用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她的課堂總是充滿活力。在講解能量轉換時,她用電池、手搖發電機等常見物品現場演示電能與化學能、機械能與電能的轉換,把復雜的原理變得通俗易懂。她還組織學生參觀太陽能發電站,讓學生親身感受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后批改作業,她更是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大到解題思路,小到標點符號,她都認真批注。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芮婷婷還創新性地推出了“物理小發明”“物理小論文”等作業形式。
除了教學,作為備課組長,芮婷婷積極發揮引領作用,總是提前準備好豐富的資料和議題,帶領八年級物理備課組的教師們共同探討教學重點、難點。
芮婷婷還十分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是學生們的知心朋友。學生無論是在學習上遇到難題,還是在生活中遭遇煩惱,她總是第一時間給予幫助。她積極參與學校的扶貧工作,為貧困學生捐款捐物,傳遞溫暖與關愛。針對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她實施個性化教學,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
十載教育路,芮婷婷用信念、奉獻和專業,為學生點亮了求知的明燈。她本人也獲得漯河市優秀班主任、漯河市師德先進個人、漯河市優質課一等獎等榮譽。“我要做那根點燃學生求知欲的火柴,為培養更多優秀人才貢獻力量。”芮婷婷說。
文/圖 漯河日報全媒體記者 尹曉玉
校對 劉亞杰
統籌 周鶴琦
審讀 譚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