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東寧:用磚雕講述許慎故事

在許慎文化園舉辦的漯河市“三月三拜字圣”乙巳年(2025)上巳祈福文化月活動,充分彰顯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弘揚文化、促進旅游消費的理念?;顒悠陂g,我市融入許慎文化元素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作品大放異彩,尤其是呂東寧的磚雕作品《許慎傳》吸引了眾多游客的目光,令人稱奇。
記者看到,磚雕作品《許慎傳》共計18版,每版長約50厘米、高約33厘米、厚約9厘米。磚雕作品《許慎傳》按照東漢時期的建筑風格設計,采用多點透視、散點透視原理和高浮雕、透雕的傳統磚雕手法,將人物、花草樹木、動物、樓臺亭閣等雕刻得栩栩如生,內容從許慎誕生、求學、奉詔入京為官,到辭官回鄉、耗費30余年心血撰就《說文解字》、在家鄉及附近村莊授經教書直至終老。
“磚雕作品《許慎傳》是我潛心研究,多次探訪許慎文化園、許南閣祠和深入許慎家鄉走訪后創作出來的?!?月8日,呂東寧向記者介紹了《許慎傳》的創作過程。
在做了大量準備工作的基礎上,2017年,呂東寧開始著手創作《許慎傳》磚雕。磚雕制作工藝復雜,從選土、配料、釀泥到捏制、雕刻再到燒制等有許多講究。一件磚雕作品的誕生要經歷數道工序,二十多個步驟。
從最初的構想到最終完成,呂東寧經過無數次的易稿、研究。在《許慎傳》創作過程中,他把自己對許慎精神的感悟融入其中。他深刻地領悟到,許慎就是一種“無我”奮斗精神的代名詞,有一種胸懷天下、淡泊名利、百折不撓的精神。
“許慎孜孜不倦的求學精神是激勵我完成磚雕作品《許慎傳》的精神動力。”呂東寧說,磚雕的厚重、質樸,恰如許慎淳樸、敦厚的性格,以磚雕為載體刻畫許慎一生的故事,相得益彰、古色古香、雅俗共賞。
呂東寧指著18版磚雕作品《許慎傳》如數家珍。他向記者介紹,第一版《許慎傳》上磚雕的竹簡正中雕刻著許慎頭像,竹簡上刻著《后漢書》中記載許慎的文字,竹簡呈徐徐展開狀,表達許慎人生的序幕就此拉開之意;下方祥云繚繞,增加了許慎故事的神秘與遐想。第二版《許慎的降生》中,他根據傳說在左上角雕刻了一條口吐祥云的巨龍,許慎乘著祥云降生到了一戶人家;大地上農人辛勤勞作、小孩子愉快玩耍,人們安居樂業,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近年來,磚雕這種傳統藝術形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和重視。”呂東寧說,“以后我將注重挖掘漯河文化元素,在創作中更好地融入漯河文化,讓作品更接地氣、更有本土基因,講好漯河故事,宣傳字圣故里,為建設中國漢字文化名城貢獻一份自己的綿薄之力?!?/span>
呂東寧向記者介紹磚雕作品《許慎傳》。
文/圖 漯河日報全媒體記者 齊國霞
校對 謝明芮
統籌 周鶴琦
審核 譚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