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陵區:強化科技創新 發展新質生產力

今年第一季度,召陵區全面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科教興市、人才強市戰略,以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創新、金融創新深度融合為核心,積極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在“四有”全覆蓋、“科技貸”、創新主體培育、研發平臺建設、技術合同登記等主要指標上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加大全社會研發投入力度。派人深入企業指導謀劃研發項目,與企業管理層、技術骨干深入交流,到生產車間、研發實驗室等地察看,了解企業生產流程,掌握企業技術需求、創新瓶頸及發展規劃。持續實施“科技貸”政策,創新性實施“科技貸”貼息政策,企業獲批貸款的50%用于研發。對企業的研發人員、設備、資金等資源進行評估,找出優勢與不足,結合企業實際和市場需求、行業趨勢,幫助企業確定研發項目方向。目前,已征集研發項目411個,完成市定目標的102.8%,預計完成全社會研發投入1.2億元。
強化創新主體培育。按照“微成長、小升高、高變強”的梯次培育機制,列出當年申報企業清單、第二年培育企業清單、第三年儲備企業清單,實行動態管理,適時增補調整,形成“儲備一批、培育一批、申報一批、認定一批、成長一批”態勢。將河南永光電力科技有限公司、中譽寵物食品(漯河)有限公司兩家企業作為省級創新龍頭企業培育對象,將河南博奧電氣設備有限公司、漯河市紅黃藍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兩家企業作為省級“瞪羚”企業培育對象,將漯河天泰塑料機械有限公司等7家企業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對象,將河南亞昌電力科技有限公司等100家企業作為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對象。
高效推進科技服務綜合體注冊填報。建立“常態受理”“日辦結”相結合的業務辦理體系。依托平臺,常態化收集區內創新主體關于項目類、平臺類、企業類、載體類的需求信息,為企業提供“一對一”精準服務,聯合市場監管部門和第三方專家,現場指導企業在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申報、“科技貸”、省重點研發專項、技術研發等方面的具體業務問題,切實為企業提供優質便捷的服務。目前,已有143家企業完成注冊,今年累計提交有效需求149項。
高質量申報研發平臺。積極宣傳創建標準和優惠政策,引導鼓勵企業申報建設省、市研發平臺。對照新出臺的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申報條件,多次上門服務指導初步符合條件的企業。其中,中譽寵物食品(漯河)有限公司已與農業部飼料工業中心簽訂合作協議,由李德發團隊吳怡博士負責建設省功能性寵物營養健康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積極謀劃重大科技項目。廣泛征集企業技術需求,支持漯河市紅黃藍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申報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項目,支持河南永光電力科技有限公司申報省重點研發專項,支持漯河市紅黃藍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奧誠電力設備有限公司申報市創新型科技團隊。
持續發展壯大科技人才隊伍。積極開展招才引智活動,組織10家企業二十余人次參加中原食品大講堂,共引進各類人才15人,實施人才項目1項。深入企業宣傳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申報新標準,組織企業與中國農業大學飼料研究中心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引進人才和專利技術。入企宣傳中原食品實驗室省外首席科學家研究方向和主要成果,組織企業與省外首席科學家對接,推動寵物經濟園區與中原食品實驗室開展中試服務項目合作。
大力宣傳“科技貸”及貼息政策。與中國銀行、郵儲銀行通力合作,深入企業宣傳“科技貸”及貼息政策,助力科技成果轉化,支持科技型企業高質量發展。定期召開銀企對接會,每周深入企業,通過面對面、一對一等方式宣傳省、市、區三級“科技貸”業務和“科技貸”貼息方案。分管副職每周在班子會匯報“科技貸”工作開展情況,研究制訂下周工作計劃。每月召開“科技貸”工作推進會,聽取銀行工作匯報,研究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一季度,共為9家企業發放“科技貸”3360萬元。
全面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深入研發能力相對較強的企業交流,積極推進研發活動入駐中原食品實驗室事宜,與市科技局、市國投公司等單位聯系、溝通修改完善合同。目前,雙匯、正大、中譽3家企業已與中原食品實驗室簽訂研發活動入駐合同。組織際華三五一五皮革皮鞋有限公司等企業完成技術合同登記額2.976億元。
漯河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玲玲
校對 曹 華
統籌 周鶴琦
審讀 譚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