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喝飽”水 豐收有保障

農民使用立桿式噴灌裝置給小麥澆水
■文/圖 本報記者 孫 震
4月16日,舞陽縣吳城鎮西王村種糧大戶王春曉正操作半自動卷管灌溉機為500多畝小麥澆水。
“現在小麥正是‘喝水’的時候。農機技術人員一來,俺的心里更有底了。”王春曉說。農機技術人員現場察看苗情、墑情,提醒他要結合灌溉情況合理追肥,并抓住晴好天氣有利時機做好病蟲害防治。
“干旱會導致小穗退化,影響穗粒數。當前是決定小麥畝穗數和穗粒數的關鍵期,農戶需要根據土壤墑情,充分利用水利設施抗旱,同時加強對紋枯病、莖基腐病等病害的監測,做到科學防控、綜合施治。”舞陽縣農業機械技術中心工程師張向麗說。
在西王村的另一個小麥種植基地,一排排立桿式噴灌裝置整齊排列,細密的水流隨著噴頭勻速轉動灑向麥田。
當前正值小麥抽穗揚花關鍵期。為有效應對旱情,舞陽縣農業機械技術中心迅速行動,制訂指導農民抗旱澆麥工作方案,全力組織農機專業合作社和農戶抗旱澆麥。與農機經銷企業建立聯動機制,保障抗旱農機具供應;動員農機合作社、農機大戶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利用高性能灌溉機具澆足澆透;督導區域農機服務中心和應急作業隊發揮機動優勢就近服務,深入田間開展技術指導,幫助農戶做好澆灌、“一噴三防”等田間管理;公布24小時農機維修熱線,組織專業維修隊伍,確保小問題現場解決、一般故障24小時內處理完畢。
“我們將持續加密墑情、病蟲害監測頻次,統籌調配水源和農機具,確保技術指導到田、抗旱措施到地,全力保障夏糧穩產增收。”張向麗說。截至目前,該縣共投入抗旱農機具2.9萬余臺次,開展技術指導25次,16萬畝小麥得到有效灌溉,旱情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