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家門口的“詩與遠方”

“每天吃完午飯,我會和同事到這個小公園散步、聊天,很是愜意。這里還有一個用3D打印技術制作的小商橋模型,方便市民拍照打卡。”近日,市民王女士告訴記者。這個位于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玉泉山路與牡丹江路交叉口西北角、緊臨昌建總部港的口袋公園,給附近居民、公司員工提供了一個休閑好去處。
這是我市推進城市生態文明建設、優化人居環境、完善城市功能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我市扎實推進“百園”建設民生工程,精心打造“小而美”口袋公園,利用城市里的“碎片”土地建設了一個個街頭公園,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示范區緊扣市委、市政府‘百園’建設民生工程要求,按照居民出行‘100米見綠,300米見園’的要求對口袋公園進行科學的規劃布局。目前,牡丹江路、玉泉山路、玉河路等10個口袋公園建設項目正有序推進。”日前,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城管局市政科負責人趙子豪說。
在口袋公園建設過程中,示范區采用拆墻透綠等方法,以空間高效利用為原則,精準匹配不同年齡段市民需求,精心打造集休閑娛樂、親子互動等功能于一體的綠色空間。同時,堅持“一園一策”的精細化設計理念,通過多輪實地踏勘,深度結合各區域環境特點,在保留原生自然風貌的基礎上,融入現代園林設計元素,確保每個口袋公園都能因地制宜、特色鮮明,真正成為市民家門口的“詩與遠方”。
“下一步,示范區將扎實推進口袋公園建設,以更高標準推動城鄉公共服務體系優化升級,傾力構建布局均衡、功能完備的公園體系;通過精雕細琢每一處空間,打造一批‘小而精、精而美’的口袋公園,讓‘推窗見綠、出門入園’的愿景照進現實,不斷提升市民的獲得感與幸福感。”趙子豪告訴記者。



近日,記者在經濟技術開發區東方紅路福民創業花園小區北門東側看到,口袋公園正在緊張建設中。
據了解,該公園附近有多家知名食品企業,人口密度大,年輕人多。為實現“推窗見綠、出門入園”的生態宜居目標,經濟技術開發區因地制宜,對該口袋公園進行了高水平的規劃設計。首先,對園內原有廊架進行煥新升級,增設成品棋牌桌凳等適老化設施。其次,修復破損鋪裝路面,將小區崗亭東移優化交通動線,確保非機動車道通行無阻。同時,增植紅梅、蠟梅等,全面提升綠化景觀層次。這個以“棋文化”為主題打造的“棋韻”口袋公園,將傳統雅趣融入現代城市生活空間,為周邊居民提供一個集休閑娛樂、文化體驗于一體的綠色共享空間。
為落實“百園”建設民生工程要求,經濟技術開發區聚焦農貿市場、學校、醫院等六大民生場所周邊,將10個地塊納入年度口袋公園建設計劃。目前,4個新建項目、6個改造提升項目正在同步推進。
“在設計規劃中,我們突出三大特色:踐行‘一園一主題’理念,深度結合地塊周邊人口結構、服務半徑及文化特色,量身打造差異化功能場景;創新盤活城市邊角地、閑置地資源,優先選擇群眾呼聲高、停車矛盾突出的區域,確保公園建設精準對接民生需求;堅持民生導向,以‘休憩、停車、賞景、如廁、飲水’五大功能為核心標準,推動單一綠化空間向復合型便民場所升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口袋公園建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我們希望口袋公園真正成為群眾家門口的‘幸福驛站’,切實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建設局副局長韓深宇說。
市園林綠化養護中心相關負責人說,今年我市計劃建成100個“小而美”口袋公園,打造一批“車可停、蔭可遮、休可坐、雨可避、水可補、人人可享”的口袋公園,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閑娛樂場所,讓城市更美麗、更宜居,讓人民群眾的幸福感更持久、更深遠。
漯河日報全媒體記者 應詩雨
校對:冼 薇
統籌:周鶴琦
審讀:譚藝君